德国企业并购谈判中的砍价技巧

2018-04-27 浏览次数:2884

对于德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因为规模比较小,财务数据或许并不可靠,导致估值更像艺术,主观性较强。谈判对手往往也不是专业的“财务专家”,而是把企业当做自己孩子看待的“老工程师”,经常会出现你跟他谈估值,他跟你谈情怀的状况。

商务 (2).jpg

所以作为收购方必须懂得,估值仅仅是价格谈判的起点,中间经过双方的博弈,混杂上“各种因素”后,加上交易结构的影响,最后的成交价格往往有一定的偏差。

对于待售企业层面,需要了解如下信息

- 有没有其他竞购方,尤其是中国的竞购方

- 待售企业有没有出售的压力,有多大的压力

- 待售企业的股东结构和各个股东的意图

- 影响股东非理性的因素都有哪些

- 企业高管是否愿意留下,能留多久

而针对收购方层面,则需要收集如下的信息

- 这家待售企业是中国收购方唯一的选择吗?有没有其他类似的待售企业

- 这家企业是否具备弥补国内企业技术短板的技术和加工能力

- 这家企业是否具备国内企业所没有的(高端)销售渠道

- 这家企业的产品如果由收购方在中国销售,是否能够有很好的销路

德国制造.jpg

投资方在砍价前务必要了解以上各种信息和背景,谈判时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有不能过分紧逼。当然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尤其是对方经营和财务不善等信息施以压力,毕竟并购与成交只是一个阶段,之后还得整合和经营。在需要协调人脉的时候,把老股东请出来说说话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一个好的策略就是,中国收购方还可以同时与其他类似的德国待售企业接触,一方面在估值上有所比较,另一方面互相验证获得信息的准确性。

服务需求评估表